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打造经济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党的十五大以来 ,广州通过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等途径 ,在打造经济强市的征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作者
朱健仪
吴雅冰
机构地区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价值工程》
2003年第4期15-17,共3页
Value Engineering
关键词
广州市
市场创新
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
结构调整
技术创新
人才机制
分类号
F127.6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允贵.
产业政策的中长期主题:发展中技术产业[J]
.管理世界,2002,18(4):72-77.
被引量:27
2
肖灼基等.《广东发展的世纪飞越》[N].《羊城晚报》,2002.11.02.
3
(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
4
范剑平.
试论经济跨越式发展[J]
.新视野,2001(5):13-15.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美]保罗·克鲁格曼 等.《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3
[美]H.钱纳里 S.鲁宾逊 M.赛尔奎因 吴奇 王松宝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Sanjaya Lall, 1999, "India's Manufactured Exports:Comparative Structure and Prospects", World Development Vol. 27,No. 10, p. 1769-1786.
5
Stephen Redding, 1999,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artd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51 ,p. 15-39.
6
[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当今各种经济力量如何塑造未来世界》,1996年,第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
樊纲.《传统产业在中国仍大有可为》.《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8月3日.
8
[澳]申汉(sheehn,PJ)等著,柳卸林等详.《澳大利亚与知识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9
[美]西蒙·库兹涅菠(著).《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
洪银兴.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
.经济研究,1997,32(6):20-26.
被引量:504
共引文献
36
1
孙学玉,曹永森.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J]
.学海,2004(4):115-120.
被引量:5
2
王小刚.
关于发展中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47-51.
被引量:1
3
李正卫.
技术跨越理论述评及其对我国技术跨越的启示[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2):76-82.
被引量:9
4
许经勇.
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面临严峻挑战[J]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39-43.
5
许经勇.
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J]
.经济经纬,2005,22(3):49-52.
被引量:12
6
孔欣欣,邢超.
学习、技术能力积累及其对中国电子工业成长的影响[J]
.中国软科学,2005(5):76-82.
被引量:4
7
任柏强,黄焕文,许经勇.
重新审视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J]
.国际贸易问题,2005(8):26-30.
被引量:6
8
许经勇.
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
.温州大学学报,2005,18(4):1-8.
被引量:2
9
许经勇.
本是同根生:透视“民工潮”与“民工荒”[J]
.调研世界,2005(8):14-17.
被引量:1
10
吕庆华,储敏.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论视角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J]
.经济问题,2005(12):6-7.
被引量:3
1
张国庆.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充分运用金融杠杆推进地方经济发展[J]
.黑龙江金融,2001(9):55-56.
2
高天光.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创新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15-19.
被引量:7
3
陈雪玲,王少雨.
“中部崛起”中的人才机制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7):180-183.
被引量:5
4
王振国.
“十五”期间孟县经济工作思路及对策[J]
.山西政报,2001,0(11):22-23.
5
刘振华.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J]
.经济问题,2001(1):2-4.
价值工程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