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
摘要
首先作出反应的是胡适。这恐怕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因为胡适处在北大中心位置,而且他自己也自称“我想要做学霸”。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共6页
参考文献19
-
1胡适.《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胡适文集》(第十二卷),4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2致宋崇义.《书信·200504》.《鲁迅全集》11卷,369~370页.
-
3..致宋崇义.《书信·200504》....《鲁迅全集》11卷..,,..370页..
-
4胡适.《新思潮的意义》[A].朱文华编选.见《反省与尝试-胡适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
5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集》3卷《胡适文存》2集,14,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6《整理国故与打鬼》.《胡适文集》4卷《胡适文存》3集,11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7《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1卷,169页.
-
81924年3月26日《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
9西滢.闲话[J].现代评论,1925,1(23).
-
10周作人.《思想界的倾向》.《周作人自选文集.谈虎集》,88~8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共引文献54
-
1丸山昇.活在二十世纪的鲁迅为二十一世纪留下的遗产[J].鲁迅研究月刊,2004(12):4-9. 被引量:11
-
2邹小站.章士钊《甲寅》时期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评析[J].近代史研究,2000(1):68-126. 被引量:4
-
3谢友祥.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的局限性[J].鲁迅研究月刊,2000(12):20-24. 被引量:2
-
4许昌和.章士钊“农本”思想蠡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1):60-63.
-
5具文奎.深刻、形象、曲折:鲁迅的杂文观[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1):89-92.
-
6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中)[J].社会科学战线,2005(2):89-111. 被引量:21
-
7戴燕.鲁迅的药与酒及魏晋风度[J].鲁迅研究月刊,2005(3):4-12. 被引量:4
-
8高玉.鲁迅的语言观与创作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关系[J].鲁迅研究月刊,2000(4):30-45. 被引量:7
-
9杨胜刚,黄灯.作为边缘人、业余者的鲁迅[J].南方文坛,2006(2):27-32.
-
10李钧.“常为新”“常与黑暗势力抗战”——论鲁迅的大学观[J].鲁迅研究月刊,2006(3):35-42. 被引量:1
-
1甄荣军.法律与道德:东西方的不同选择[J].品质.品牌,2003(7):71-73.
-
2王志蔚.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J].社会科学论坛,2008(1):67-76.
-
3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北大演讲录之四]——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J].文艺争鸣,2003(4):4-7. 被引量:1
-
42009年第5期目录[J].书屋,2009(5):40-40.
-
5周来君.弘扬五四精神 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2):63-65.
-
6金戈.科教兴国写春秋──五四寄语中青年教师[J].人民教育,1999(5):35-36.
-
7单正平.儿童嘴巴与“五四”精神[J].教师博览(上旬刊),2016,0(8):63-65.
-
8教育部党组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成长成才重要指示精神发出通知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J].西北职教,2016,0(3):4-4.
-
9教育部党组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成长成才重要指示精神发出通知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9):1-1.
-
10郁宏军.洞悉并欣赏学生的闲暇爱好[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0(1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