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把同为戏曲“门外汉”的胡适放在鲁迅批判“旧戏”以及鲁迅与梅兰芳是非曲直的文化背景中加以比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鲁迅和胡适都曾对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旧戏”持鲜明的批判态度。鲁迅认为,中国“旧戏”太陈旧,
作者
王志蔚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1期67-76,共10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批判态度
梅兰芳
鲁迅
文化选择
胡适
文化背景
中国
戏曲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王志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学报常务副主编.主要从事鲁迅学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富仁.
《鲁迅学文献类型研究》评介[J]
.鲁迅研究月刊,2005(9):86-88.
被引量:4
2
苏育生.
胡适与梅兰芳[J]
.中国京剧,2004(5):4-7.
被引量:2
3
胡适 著,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4
1
王志蔚.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J]
.学术探索,2007(6):124-128.
被引量:1
2
宫立.
略论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观[J]
.现代中文学刊,2011(2):19-25.
被引量:1
3
宫立.
关于鲁迅译《地底旅行》的早期研究资料[J]
.鲁迅研究月刊,2014(5):76-79.
被引量:1
4
邓淦元.
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J]
.文学教育,2018,0(23):14-16.
1
闵良臣.
革命与否——兼谈鲁迅与胡适对革命的态度[J]
.社会科学论坛,2006(5):118-132.
2
张家康.
鲁迅与胡适[J]
.文史天地,1999,0(5):32-36.
3
易竹贤.
开拓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同路人(下)——鲁迅与胡适[J]
.鲁迅研究月刊,1991(1):22-27.
4
田悦芳.
20年代五四文坛分化的历史原因——以鲁迅与胡适的分道扬镳为中心[J]
.作家,2010(10):128-129.
5
唐宝民.
获得精神意义上的升华——读孙郁新著《鲁迅忧思录》[J]
.中国职工教育,2013(8):75-75.
6
于民雄.
鲁迅与胡适[J]
.文史天地,2005(2):30-34.
7
钱理群.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J]
.文艺争鸣,2003(1):4-6.
被引量:3
8
黄乔生.
“鲁迅与胡适”学术讨论会综述[J]
.鲁迅研究月刊,2005(11):85-88.
9
王彬彬.
不成问题的问题——鲁迅与胡适比较中的问题之一[J]
.当代作家评论,2005(4):51-58.
10
钱理群.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J]
.文艺争鸣,2003(3):4-9.
社会科学论坛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