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51,共2页
People's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50
-
1崔唯航.社会科学:面向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社会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1(1):23-25. 被引量:19
-
2杜维彦.用网络文化构建高校德育的创新平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1):82-83. 被引量:2
-
3付菊,孙弼.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79-80. 被引量:17
-
4杨艳萍.网络德育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13):51-53. 被引量:33
-
5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2(6):20-22. 被引量:75
-
6高明,陈美玲,高艳军.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J].江西教育科研,2005(4):21-22. 被引量:1
-
7韦吉锋,韦继光,陆家海.网络德育管理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141-145. 被引量:20
-
8吴倬,张瑜.论高校网络德育中需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5(11):76-81. 被引量:9
-
9李书华.区域性德育网站和校园网德育平台建设相关问题思考相关问题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5(12):90-93. 被引量:4
-
10季铁军.关注学生热点,构建高校网络德育平台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5(12):94-9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24
-
1胡文鹏,崔翠.触网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7,4(36):228-229.
-
2许智军,陈丽馨,程铭莉.探索网络德育 增强德育实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1):58-59.
-
3韦凡荣.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8):180-182. 被引量:1
-
4李书华.区域性德育网站和校园网德育平台建设相关问题思考相关问题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5(12):90-93. 被引量:4
-
5余丽明,唐明基.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认识与实践[J].信息技术教育,2006(1):97-99.
-
6孙西洋.德育与时俱进、跟进网络时代的行动研究报告[J].信息技术教育,2006(2):99-101. 被引量:1
-
7姚菲,杨继平.网络环境下的素质教育[J].许昌学院学报,2008,27(2):148-150.
-
8朱志勇.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56-58. 被引量:28
-
9张淑华,韩慧萍,尹智茹.教育网瘾学生需要“自然+特殊”矫治模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7):6-7.
-
10郭晶晶.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德育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1):217-2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4
-
1张显平.网络技术对高校英语语用教学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0(2):79-80. 被引量:4
-
2吴超.LBS应用服务与高校德育网络平台的整合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3(21):79-82. 被引量:2
-
3黄云峰.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大家,2010(11):160-161. 被引量:2
-
4陈思聪.网络对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4):364-364. 被引量:1
-
5徐美贞.教育券路在何方?[J].中小学管理,2004(11):38-40. 被引量:1
-
6沈红飞.CALL应用于某一普通高中的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3-135.
-
7王水平,王键.信息技术在高校招生与就业服务中的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25(4):64-66. 被引量:5
-
8毛薇.论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信息,2009(17):97-97. 被引量:2
-
9孙彩平,唐燕.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40-43. 被引量:4
-
10梅元媛,马可,姜剑.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职业时空,2010,6(10):179-180. 被引量:4
-
1小知识检索[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7(5):65-65.
-
2李韦唐.妙用白板,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中小学电教(下),2016,0(2):27-27.
-
3郭文奇.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3):4-7.
-
4张广斌,刘向东.Internet与未来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80-82. 被引量:1
-
5孙壮桥,姜为民.资源建设、资源整合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探索与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5):27-28. 被引量:1
-
6王凤姣,赵近芳.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2):152-154. 被引量:7
-
7崔黎丽.性教育:走出禁区[J].发现,1995(3):49-51.
-
8陈桂荣.班主任怎样得到家长的配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2):125-125. 被引量:1
-
9双琰.网络德育新解[J].经济师,2001(2):67-68. 被引量:5
-
10唐玉凤,郭时印,孔祥次.发挥网络优势 开辟高校德育工作新途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80-8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