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鼻渊,又名“脑漏、脑崩、脑泻”等,为耳鼻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鼻流黏脓样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或面部肿胀感等,影响患者正常学习、工作及生活。鼻渊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及鼻后滴漏综合征[1],其局部症状是由呼吸上皮中缓激肽、前列腺素和组胺等局部炎性介质产生引起;全身症状是由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作为对感染或过敏的免疫反应的一部分[2],是细菌感染因素、非感染性黏膜炎症(变态反应、真菌感染、细菌超抗原、细菌生物膜、病毒等)、鼻腔局部因素(鼻腔纤毛功能障碍、鼻腔及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和其他因素(遗传、免疫缺陷、哮喘、环境、妊娠等)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目前西药治疗以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为主,存在药效作用时间短、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等问题[4-5]。中医药在长期的临证经验总结中形成了一套辨治鼻渊的诊疗体系,辨证施治,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张志斌主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西学中)优秀人才,从事耳鼻喉科临床诊疗工作30余年。张志斌主任对中医经典感悟颇多,四诊合参辨证施治鼻渊,尤其是重视脏腑经络与鼻渊诊治之间的关系,疗效显著,故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张志斌主任从脏腑经络辨治鼻渊的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诊治鼻渊提供借鉴。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6期2878-2880,共3页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金
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2024SJ345)。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张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