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所有的符号之中,人类最先拥有声音。因为声音最早被赋义,被赋义的声音就成为了符号,从而可以传递和交流信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除了声音之外,还需要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倾听。即便在孤独的话语中,仍然存在倾听,声音仍有意义。正是因为声音在符号的形成中所具有的优先性,“声音对文字的暴力”由此形成,德里达将其称为声音中心主义。然而,随着德里达对声音中心主义的解构,声音衰落,文字崛起。不过,无论是声音还是文字,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一种自身无意义的符号却能够表达意义。其中的原因,胡塞尔诉诸指号。指号是纯粹的符号,它的出现代表了符号的抽象化。符号的抽象化表现为符号的概念化,其实质是符号的形式化。正是在符号的形式化过程中,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得以产生。
出处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4,共7页
基金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中国哲学知识论的缺失与形式化问题研究”(2025YB0050)。
作者简介
朱光亚,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