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与“智能新物种”交往何以可能?人工智能的多物种民族志研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深入分析民间理论与非文本媒介、物质性与基础设施,以及对科幻叙事与控制论黑箱复杂互动三条研究路径的可行性,协同构成人—AI共同进化的系统,彼此影响且相互塑造。这种研究路径为人机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角,揭示出数字时代中生命、智能与环境交织的创造性理解方式。
作者
邓嘉太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科技传播》
2025年第13期168-173,共6页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生命
同伴物种
多物种民族志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作者简介
邓嘉太,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智能传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宋美杰,刘云.
智能新物种崛起与人机传播模式重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90-100.
被引量:13
2
彭兆荣.
博物民族志:一种基于不同物种“生命共同体”的民族志新范式[J]
.民族研究,2023(6):54-62.
被引量:6
3
王大丽.
智媒时代受众研究的新路径:“民间理论”[J]
.新媒体与社会,2022(1):270-286.
被引量:2
4
徐义强.
多物种民族志的关键词与研究理念[J]
.文化遗产,2022(4):102-109.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陈尊慈.
回归到物——西方人类学手艺研究的一个面向[J]
.民族艺术,2021(4):132-141.
被引量:5
2
曾国华,毛万熙.
克莱默尔论媒介:从病毒、感知到人工智能[J]
.国际新闻界,2021,43(5):125-141.
被引量:17
3
彭兆荣.
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J]
.中国社会科学,2006(2):125-138.
被引量:79
4
胡翼青.
科学主义的困顿:对中国受众研究30年的反思[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4):133-137.
被引量:8
5
梅琼林,胡力荣,袁光锋.
关于受众的表述:中国传播学受众研究回顾(2000——2010)[J]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177-181.
被引量:10
6
祝建华.
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20年受众研究心得谈[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8(4):68-73.
被引量:27
7
乌丙安.
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83-86.
被引量:13
8
王铭铭.
民族志:一种广义人文关系学的界定[J]
.学术月刊,2015,47(3):129-140.
被引量:53
9
隋岩.
受众观的历史演变与跨学科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8):51-67.
被引量:39
10
段伟文.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31(6):98-108.
被引量:202
共引文献
30
1
张先清,孔德银.
双向驯化:宁夏中宁枸杞的生产叙事与身份型塑[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75-82.
被引量:1
2
徐义强,邓晓华.
跨越物种边界的生命共同体——多物种民族志的书写呈现与学术意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3):36-43.
被引量:12
3
齐腾飞,张仁烨.
多物种殖民主义:19世纪末东非牛瘟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4):103-112.
被引量:1
4
谢冰雪,刘世龙.
成为他者:民族学研究对象的形成及认识论转变[J]
.广西民族研究,2023(5):97-103.
被引量:1
5
杨小君.
瑶族文化研究:时空分布、热点趋势与未来进路——基于CSSCI数据库(1998—2022)的可视化分析[J]
.创新,2023,17(6):42-54.
6
常江.
作为媒介抵抗文化的数字极简主义[J]
.南京社会科学,2023(12):83-92.
被引量:30
7
陈园,方庆宁,熊芷璇,易欣,王清文.
ChatGPT和MJ在家居设计领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12):51-55.
被引量:9
8
李彬,杜文钦.
“人类世”视域下的《阿凡达2》与多物种民族志想象[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4,38(2):71-79.
9
彭兆荣.
博物民族志:一种基于不同物种“生命共同体”的民族志新范式[J]
.民族研究,2023(6):54-62.
被引量:6
10
苏涛,彭兰.
涌现的问题域:智能时代的新话题与旧议题的新意涵——2023年新媒体研究述评[J]
.国际新闻界,2024,46(1):49-68.
被引量:13
1
匡文波,姜泽玮.
聊天机器人用户的算法想象与人机关系:基于算法民间理论的进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46(9):132-140.
被引量:2
2
李雅妮,韩宇.
民间视角下的整体观照与深度掘进——评《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4,45(12):35-39.
3
马海群,张涛.
数据生产力的理据阐释与“新质”力量[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51(3):50-64.
被引量:1
4
王辕轩.
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相关知识的融入教学方式[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9(1):00195-00195.
5
王玥清.
数字化时代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5,38(13):161-164.
6
牟怡,蓝剑锋.
从“机事”到“机心”:“Z世代”与智能技术的深度意义交互及其数字生命观形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5,32(6):17-29.
7
李洪兴.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J]
.记者观察(中),2025(6):1-1.
8
胡孝鑫,罗新茂.
重思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根源——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理解”方式[J]
.西部学刊,2025(13):1-4.
9
张娜.
后人类科幻叙事及其在科技馆中的科普展示[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5,10(3):35-45.
被引量:1
10
林敏,宋萑.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中心主义包围下的技术论突围——破除教师“主体性困境”幻象的中国“器道”哲学进路[J]
.教育学报,2025,21(3):33-45.
被引量:2
科技传播
2025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