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工业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场地地下水污染引发的环境损害、环境纠纷和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日益严重。制定完善的治理和赔偿制度,以应对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以华北区域典型化工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地下水环境损害价值量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包括损害确认、因果关系分析、损害量化、地下水环境修复及其价值量化评估等步骤。研究结果显示,场地地下水中的氟化物和萘污染物与该地区化工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存在同源性,进一步确认了化工厂与地下水污染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经计算场地地下水受污染的面积为20713.5 m2,污染深度范围为1~14 m,受污染的含水层体积达到269276 m3。确定了污染地下水的最佳修复方案为“止水帷幕阻隔+原位化学氧化(萘)+地下水抽出处理(氟化物)”。该研究结果旨在为后续的污染场地整治、责任划分及损害赔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对策。
基金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36Z4204G。
作者简介
马跃涛(1971—),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通信作者:徐铁兵(1973—),男,河北省辛集市人,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马心宇(1991—),女,河北省沧州市人,自然地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智丽琴(1991—),女,山西省太原市人,副研究员,环境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精准调查及修复;徐振科(1975—),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学;彭辉(1970—),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资源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杨云升(1971—),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