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耕地保护政策经济机理含量不足,是目前未形成深度自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学场域中,该政策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经济扩张对耕地量质的外部不经济,闲置行为对耕地要素能力的负溢效应,以及管制性产权制度对其配置与利用效率的抑制。解析该政策设计的经济逻辑,其本质目标应为保障耕地的可持续性生产要素效能总供给;机制设计应为限制耕地转用的副作用,并提高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和配置效率。综合现状分析,政策可从三方面优化:构建耕地转用副作用与转用成本的关联政策,提升不规范耕地转用的成本以控制负外部性;提高耕地闲置机会成本并设置持续性地力保持补贴,以激励耕地利用与其持续性;适应性推行耕地产权股份化与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配置效率。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5-108,125,共5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作者简介
吴俊廷,男,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金融、管制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