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政策体系完善、理论架构形成和实践路径拓展等方面不断推进,逐步构建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研究体系。近十年来相关研究覆盖政策演进、学理支撑、实践经验和增进路径等多个维度,同时也显现出微观机制缺位、空间类型单一、多维互动不足、响应新媒介滞后等问题。未来需聚焦日常生活场域中的机制运行,关注城市化与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交往实践,统筹空间、文化、经济与社会心理等多重要素,构建动态系统的分析框架,提升理论解释力与实践指导效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学术支撑。
出处
《辽宁民族研究》
2025年第2期85-91,共7页
Manchu Minority Research
基金
国家民委创新团队立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宁夏生态移民与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推进中华文明的新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CX2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