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孝是中国传统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伦理基础。王阳明以“心即理”说阐释孝的本原问题,以理为“心之条理”“气之条理”说建构孝的伦理秩序,为孝作了“纯乎天理的心”的形上学奠基;又从良知本体与致良知工夫的角度,为孝确立了体用结构;再以“诚于孝亲”之“诚”结合德性与闻见之“知”,为孝之真与全设定了判定标准;最后王阳明基于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孝的知行合一之间亦有一个学行合一的过程,较为系统地论证了孝的实践原理。儒家孝论将中国人的身心妥帖地安顿在家庭伦常之间,而阳明基于心学对人类道德主体性的高张与实践工夫的特别重视,又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孝论。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6,共9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ZX010)。
作者简介
冯兵,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山东省曾子研究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先秦儒学、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