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垂体影像学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 分析垂体影像学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疑似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80例为研究对象,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为“金标准”,将确诊为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非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垂体影像学检查获得垂体高度、垂体形态,并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垂体高度(4.07±0.53 vs.5.24±0.91)mm、抗苗勒管激素(2.80±0.32 vs.4.23±0.59)ng/ml水平较高,垂体形态Ⅳ~Ⅴ级占比(18.75 vs. 83.0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96、19.498,χ^(2)=73.972,均P<0.05)。与Tanner分期Ⅰ~Ⅱ期患儿相比,Ⅲ~Ⅴ期患儿垂体高度(4.91±0.84 vs.5.85±0.96)mm、抗苗勒管激素(4.01±0.51 vs.4.64±0.69)ng/ml水平较高,垂体形态Ⅳ~Ⅴ级占比(76.92 vs.94.29)%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96、5.191,χ^(2)=4.861,均P<0.05)。ROC曲线显示,三项联合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预测价值高于垂体高度、垂体形态及抗苗勒管激素单项检测(P<0.05)。结论 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垂体高度、垂体形态分级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均较高,垂体影像学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2025年第9期1731-1734,共4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金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社发类经费自筹科技计划项目(2023KZ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二级参考文献182

共引文献65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