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中》集中体现了徐渭关于“中”的哲学思想。“中”是儒学的核心精神。自孔子起,“中”的内容便不断被发掘,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及至宋明,形成了围绕心性问题的中和理论。徐渭在此基础上,承袭阳明之学,对“中”进行了创新性解读。事实上,“中”包含体与用两个层面。作为本体的“中”,具有自然性和感性的特征,是自然的心性本体。作为发用的“中”则体现为“因时制宜”和“无过不及”两个原则。“中”统御着为政、为学、诗文、绘画等各个领域,在不同领域呈现为不同的范畴。在诗学领域,“中”之本体表现为“兴”。《论中》在诗学方面提出了不少创见,这些新见解突破了复古派、唐宋派的窠臼,推动了诗学理论的革新。同时,徐渭还将“中”的思想运用于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风,成为诗坛的一朵奇葩。
出处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7,共11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