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组织学与胚胎学”在护理学(四年制)专业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启蒙课”,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该课程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相匹配、专业性与复杂性相融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抽象性与难度性相关联等学习难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较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为例,对“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PAD模式结合混合教学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出处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89-93,共5页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基金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改项目(省级)([2022]GZJG20200273)
贵中医时珍学院教学工程合字([2022]SZXY20 200 004)。
作者简介
钱佳(1988-),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研究及实践;通信作者:杨桃梅(1987-),女,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研究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