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要求,对力学类课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共同体建设平台和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类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期探究一流课程建设态势和申报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虚拟教研室是课程-专业建设共同体的体现,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培养、课程开发等合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力学类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2门,获批比例1.3%左右;从所获批课程类型方面,基础力学类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占获批力学类课程比为56%,专业核心课(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占比33%,尤其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具有很大的申报获批一流课程前景;通过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进行力学类一流课程建设,实现了国家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和校级“金”课多层次、立体化的建设格局,有力支撑了工程力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可为类似高校力学课程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出处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
基金
教育部工程力学虚拟教研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双万计划’建设背景下弹性力学智慧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3-2263)
辽宁省教改项目“新时代‘课程-专业-学科’共同体视域下力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14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何峰(1978—),男,山西洪洞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