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时期伶人赈灾义演研究--以1931年为个案考察

A Study on Charitable Performances for Disaster Relief by Opera Performers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193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国成立后,在新型国家和政治观念下,社会性质逐步演变,社会风气移风易俗,作为传统社会的特殊社群,伶人、艺人群体的身份特征也随之变化,更为积极、主动的伶人赈灾义演现象即是这一变化的表现。从性质上看,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伶人群体迫于时代激变被迫作出的回应,又是把握主动性、积极探索以建构新身份认同的举措。从赈灾的主体范围来看,伶人赈灾义演属于民间赈灾的一部分,而民间赈灾是相对于传统官赈而言的概念。近年来,学界关于灾害史的研究视角已经“目光向下”,多有注意到社会化层面的民间赈灾的历史意义。因此,对民国时期伶人赈灾义演的研究有助于从多维度深化近代的灾害史、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
作者 李升亿 Li Shengyi
出处 《中国京剧》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作者简介 李升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55

共引文献14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