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方民俗文化的火爆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下对于乡愁美学的审美转向和情感需求。在“全球-本土”语境下理解乡愁,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跨国移民族裔存在认同焦虑,国内流动人群有意隐匿故乡,这是深藏于心的离散乡愁;怀旧与田园场景中的重返历史,县域与地方文旅的沉浸体验,这是消费文化的想象乡愁;潮汕民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真性与生命力,乡土文化在海外流传百余年仍与侨乡保持跨域共生的情感联动,这是身份认同的共情乡愁。在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乡村图景预示了新的价值回归,地方性的意义在于抵抗强势,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重塑乡土文明价值,这是体现东方美学的延展乡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情感召唤。
出处
《文化遗产》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侨乡文化遗产价值重估与保护范式研究”(项目编号:21YJC85001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岭南文化项目)“国家级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22LN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周洁,女,汕头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文化产业(广东汕头51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