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全球-本土”视野下的乡愁美学及其逻辑转向

Aesthetics of Nostalgia and the Logical Turn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地方民俗文化的火爆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下对于乡愁美学的审美转向和情感需求。在“全球-本土”语境下理解乡愁,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跨国移民族裔存在认同焦虑,国内流动人群有意隐匿故乡,这是深藏于心的离散乡愁;怀旧与田园场景中的重返历史,县域与地方文旅的沉浸体验,这是消费文化的想象乡愁;潮汕民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真性与生命力,乡土文化在海外流传百余年仍与侨乡保持跨域共生的情感联动,这是身份认同的共情乡愁。在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乡村图景预示了新的价值回归,地方性的意义在于抵抗强势,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重塑乡土文明价值,这是体现东方美学的延展乡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情感召唤。
作者 周洁 Zhou Jie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化遗产》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侨乡文化遗产价值重估与保护范式研究”(项目编号:21YJC85001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岭南文化项目)“国家级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22LN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周洁,女,汕头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文化产业(广东汕头51506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52

  • 1周洁.走向产城人文融合的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演进、实践探索与机制建设[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3):48-56. 被引量:11
  • 2张冲.散居族裔批评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5,27(2):87-91. 被引量:49
  • 3曼纽尔·卡斯特,刘益诚(译),夏铸九(校译).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J].国外城市规划,2006,21(5):93-100. 被引量:48
  • 4童明.飞散的文化和文学[J].外国文学,2007(1):89-99. 被引量:49
  • 5[美]弗格森、曼斯巴赫.《过去是未来的前奏?全球政治中的认同与忠诚》,载拉彼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 6傅华.《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光明日报》,2006年4月18日第12版.
  • 7高靓.《回归十年,香港教育变化大》,《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5日.
  • 8《欧盟国民身份认同发生变化:大多数年轻人已经认为自己是“欧洲人”》,《参考消息》,2006年10月21日.
  • 9[英]约瑟夫·拉兹.《政治中的自由:在自主性与传统之间》,载李建华.《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3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 10[美]蒂克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认同:女性视角》,载拉彼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第217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