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代县级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古田县博物馆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时代,在“大思政课”建设、“家、校、社”教育融合、“中华文明溯源”等背景下,博物馆社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使命与挑战。以古田县博物馆为例,从“馆校合作”新模式、社教活动创新运营和博物馆志愿者培育等方面入手,分析新时代对县级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需求,探索县级博物馆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实践。
作者
高登
机构地区
古田县博物馆
出处
《福建文博》
2024年第4期84-90,共7页
关键词
县级博物馆
社会教育
馆校合作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冯添,阎占定.
博物馆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11):72-74.
被引量:3
2
范蔚,何盼.
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综述——基于近十年的期刊文献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23(29):16-19.
被引量:10
3
李放.
博物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探索[J]
.文物天地,2024(8):14-1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马焕灵.
论促进家庭教育进步的集体行动逻辑[J]
.民族教育研究,2023(1):5-12.
被引量:2
2
朱永新.
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与实践[J]
.教育研究,2017,38(11):75-80.
被引量:98
3
李运林.
协同教育研究引领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J]
.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5-11.
被引量:35
4
施久铭,董筱婷,魏倩,谭希.
让家校社协同回归“育人”初心[J]
.人民教育,2021(6):36-39.
被引量:49
5
倪闽景.
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进行顶层设计[J]
.人民教育,2021(8):19-22.
被引量:37
6
杨玥.
试析中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J]
.科技导报,2021,39(12):109-115.
被引量:1
7
吴重涵,张俊.
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内在动力、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十年家校合作实验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教育学刊,2021(9):68-75.
被引量:76
8
程豪,李家成.
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交叠影响域的立场[J]
.中国电化教育,2021(10):33-42.
被引量:86
9
陆云泉,刘子森,杨双伟,韩姗杉,刘平青.
学生成长共同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
.人民教育,2022(1):60-62.
被引量:24
10
王贤德.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协同育人的困惑、澄明及实践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22(2):28-33.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
11
1
刘向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7):148-154.
2
谢平英,谭尚军,陈灿芬,陈亦春.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路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4,41(4):123-128.
被引量:2
3
薛韵.
中小学如何利用革命文物开展思政教育[J]
.亚太教育,2024(15):19-21.
4
金晓雯,潘奥芸,卢斯婕,许凤.
基于重叠影响阈理论的学前儿童农旅教育的三方关系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24(8):71-82.
被引量:1
5
贾贝贝.
河北省学前教育家园社协同育人现状及问题分析[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4(27):29-32.
6
杜燕红,焦冰冰.
我国家园社协同育人研究可视化分析与展望[J]
.动漫界(幼教365),2024(44):20-26.
7
杨叶繁,徐正旭.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美国经验及其借鉴[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24,39(6):48-56.
8
邓寒怡.
“就业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
.科教文汇,2025(1):129-133.
9
张洚宇,王迎超,潘芳芳,刘付勇,孔令康,李娜.
新工科视域下“互联网+”多元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路径研究[J]
.高教学刊,2025,11(S1):157-162.
10
曹楠,吴荔红.
国外家校社协同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基于WoS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5(1):23-33.
1
倪闽景.
家校社“教联体”引导协同育人的范式转型[J]
.人民教育,2025(1):12-15.
2
高晗.
博物馆临时展览社教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以南京博物院“晋国”展和“归流”展为例[J]
.东方收藏,2024(11):95-97.
3
马牧原野.
流动博物馆推动学校历史文化教育[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24):63-67.
4
张泽.
“美在五岳——中国美术馆五岳题材美术作品展”举办[J]
.美术教育研究,2025(2):6-6.
福建文博
202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