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优绩主义盛行导致教育急功近利的倾向,学校和家长常仅将儿童视为“学生”和“考生”,忽视了他们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多维需求,导致儿童出现身心负担加重、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自我实现动力和生活意义感缺失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过度关注儿童作为“学生”与“考生”的角色身份,忽略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多元发展方向,导致儿童之“在”被隐匿。对此,学校教育应重视研究儿童,回归全面育人,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整全儿童观,保护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健康自由的空间中成长,为未来美好生活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