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主导人类社会的趋向越发明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领域,技术无意识变成技术政治无意识和技术集体无意识。然而,从社会的现实场景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加快,由此延伸出来的数字安全问题、伦理问题、隐私问题、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诈骗等问题都需要人文价值加以规约和引导。在这一趋势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从而规避风险,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如何看待人文学科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科技人文融合赤字增加的趋向,如何推动新文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自2019年提出“科技人文共同体”的新概念之后,科技与人文交叉融通的转向日益受到学界的认可和关注。为此,本刊特邀六位知名学者,围绕“科技人文融合发展”的主题,从知识生产、评价体系、理论探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未来走向等方面对科技人文融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解读,旨在主动承担起科技人文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推动学科的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
张江
王宁
刘建军
宁琦
查明建
董洪川
ZHANG Jiang;WANG Ning;LIU Jianjun;NING Qi;ZHA Mingjian;DONG Hongchuan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90,共12页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融合型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AYY014)
作者简介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100732)。;王宁,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上海200240)、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200240)。;宁琦,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100871)。;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200083)。;董洪川,四川外国语大学嘉陵特聘教授(重庆4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