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
作者
王楠
崔红
王明武
陈曼龙
机构地区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2期6-9,共4页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基金
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编号:SLGYJG2313)。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机械工程学科
新工科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王楠(1983-),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机电设备智能监测与控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高虹霓,瞿珏,刘晓卫,曾番.
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23,9(26):160-163.
被引量:6
2
刘晓宇,王杰,余德平,伍剑波,艾丽.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二级学院“1516”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
.教育观察,2022,11(31):57-61.
被引量:3
3
伍堃.
基于“翻转课堂”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研究[J]
.广州化工,2022,50(19):269-270.
被引量:6
4
何秀超.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新局面[J]
.中国高等教育,2022(15):10-11.
被引量:4
5
曹雯.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17):5-8.
被引量:7
6
薛海建,王涛,董三强,沈瑞强,蔡星会.
新工科背景下军队院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探索——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为例[J]
.高教学刊,2023,9(24):165-168.
被引量:3
7
王陆平,曹庆梅.
面向机械工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改与思政探索[J]
.教师,2021(32):122-124.
被引量:3
8
李巧红.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改探索[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8):69-71.
被引量:2
9
闫肖肖,徐斌,邹凌云,李彧雯.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改探索[J]
.科技风,2021(26):187-189.
被引量:8
10
张玉良,周兆忠,江海兵.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多元融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20(29):24-2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刘潇.
产教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2019(7Z):100-103.
被引量:10
2
王武东,李小文,夏建国.
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52-55.
被引量:117
3
雷声,吴跃波.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3):61-63.
被引量:12
4
贺利乐,原思聪,张小龙.
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与现代化,2010(2):40-44.
被引量:18
5
王赟.
地方高校基于实践能力的工程教育改革探讨[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3):118-120.
被引量:4
6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被引量:6222
7
王卫红.
分层分类精细化、多元化、立体化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12,25(3):12-19.
被引量:12
8
张德高.
分层分类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9):77-80.
被引量:35
9
江虹.
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3(11):169-169.
被引量:3
10
杨晓艳.
基于“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一体化平台构建[J]
.考试周刊,2013(96):159-16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4
1
康文娟,师尚礼,闫翔.
草学专业“三学四过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38-42.
被引量:2
2
冉家琪,龚峰.
以产品设计能力为导向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教学模式探究[J]
.科教导刊,2022(26):113-115.
3
柴永强,彭媛.
新工科背景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3):32-34.
被引量:1
4
孙如军.
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4):106-107.
被引量:2
5
赵国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创新型教学方法与模式探讨[J]
.高教学刊,2021,7(22):47-50.
被引量:17
6
刘青,周海.
应用型机械类本科实践能力教学体系建设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239-240.
被引量:1
7
龙慧,李东畅.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2022(10):185-187.
被引量:1
8
冯明佳.
基于SPOC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J]
.科技与创新,2023(4):155-157.
被引量:2
9
娄军强,陈特欢,崔玉国,马剑强,于爱兵.
测试技术基础课程动态特性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发[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7):25-28.
被引量:1
10
张治娟,刘媛媛,王龙,邹梦丽.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探索[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3):69-71.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琨琦,纪晓娜,张培旭,邹广玉,左妍,崔振峰.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5):50-53.
被引量:5
2
李临生,李燕,兰云军,张建华.
^(19)F NMR的特点[J]
.波谱学杂志,2007,24(3):353-364.
被引量:14
3
熊超,肖进,朱锡芳.
基于地域产业特色引导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光电子产业引导常州工学院光电专业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
.新课程,2016,0(3):37-38.
被引量:1
4
李剑.
学科竞赛对机械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
.教师,2016,0(14):52-53.
被引量:2
5
孙秀锦,袁燕妮.
氟核磁法测定聚醚多元醇伯仲羟基含量的研究[J]
.当代化工研究,2016(10):111-113.
被引量:3
6
周海,周临震,徐晓明,徐彤彤.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8(51):117-119.
被引量:4
7
张国栋,林雪苹.
以科研优势促进高等院校教学工作发展[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3):8-9.
被引量:8
8
刘兴友,章亚东,丰贵鹏,徐绍红,陈改荣.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新乡学院为例[J]
.管理学刊,2022,35(2):136-145.
被引量:34
9
陈立妙,李亚娟,周发,厉江华,李嘉伟,刘又年,黄健涵.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3,38(3):119-124.
被引量:14
10
张威,单巨川,李向红,李晓英.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J]
.纺织服装教育,2023,38(2):5-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胡冰洁,杨凯.
协同高校科研平台和地方优势产业的研究型高分子实验项目设计——以^(19)F NMR方法计算聚醚多元醇伯仲比为例[J]
.广东化工,2025,52(9):201-203.
2
赵亚东,何寒,白肖宁,张阳明.
智慧教育背景下机械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观察,2025,14(16):104-107.
1
董帅,马佳,陈辉.
新工科视域下土木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科教导刊,2024(27):60-62.
被引量:1
2
李澄锋,王晶晶.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4(1):59-78.
被引量:6
3
宋传君,朱艳艳.
多措并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记郑州大学研究生全英语教学课程“现代合成化学与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4(24):77-80.
4
刘兆英,张婷,冀俊忠,马伟.
研究生“模式识别”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9):77-83.
5
杨勇,唐云,程伟.
基于OBE理念创新工艺矿物学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J]
.科教导刊,2024(27):127-129.
6
阴妍,鲍久圣,刘同冈,马驰.
基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4(36):9-12.
7
宋亚丽,薛向东,潘翠霞,朱文芳,汪华.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以“给水和污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为例[J]
.科学咨询,2024(6):45-48.
8
刘永静,林晓,刘剑.
基于OBE模式的《中药分析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
.海峡药学,2024,36(10):55-58.
9
吕明琪.
课题驱动式的深度学习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24(10):29-33.
被引量:1
10
李海英,宋伟灵.
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学导论》(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
.科研成果与传播,2024(4):159-162.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