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言”“意”相融共生:文言文教学深度分析的策略——以探析《庖丁解牛》四层美学隐喻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言意之辨”关涉语符、语词和意义的关系。对此,庄周有言:“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1]意谓:“言论”,可明言内之意;“意致”,可达言外之意;两者皆不可致者,实为意外之意,三者逐层递进,深入文意。
作者 成颂
出处 《读写月报》 2024年第27期39-43,共5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