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越“死殉” 择“生隐”——论清初遗民杂剧的生死观

Overstep the“Martyrdom”and Choose the“Hidden Life”:The Concept of Life and Death of the Remnant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Miscellaneous Dram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清初遗民而言,直面生死并阐述自己的生死观既关乎节义操守的秉持与否,也影响人生意义的求证成败。相比正统庄重的诗文,作为“余事”的杂剧因其书写规制和写作特色更能反映清初遗民的生死观。基于题材敷演的形式需要与心迹剖白的情感选择,清初遗民杂剧对生死观的表达更具文体优势。具体而言,以生喻死、生难死易、有托于生为清初遗民杂剧表达生死观的具体策略。从清初的时代特质、遗民的隐伏心绪以及杂剧的文体品格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可知清初遗民杂剧对生死观阐发的多维意涵。
作者 李彩云 任刚 Li Caiyun;Ren Gang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西域文学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研究”(项目编号:2023BZW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彩云,伊犁师范大学伊犁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任刚,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赵杏根.杜陵布衣踞词坛,白首骂座伧与蛮——论杜濬其人其诗[J].中国韵文学刊,2006,20(1):73-79. 被引量:4
  • 2曾灿.六松堂集[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七辑第二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 3彭任.草亭文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 4王光承.两朝遗诗序[M]∥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卷首.北京:中华书局,1958:24-25.
  • 5陈三岛.两朝遗诗选序[M]∥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卷首.北京:中华书局,1958:11.
  • 6邱维屏.邱邦士文集:卷6[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5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27.
  • 7钱基博.明遗民录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371.
  • 8孙奇逢.夏峰先生集[M].朱茂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229.
  • 9计六奇.明季北略·殉难文臣[M].北京:中华书局,1984:538.
  • 10姜宸英.湛园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132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775.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