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废都》小论
被引量:
3
On Jia Pingwa's TheAbandoned Capital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零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及《废都》。在题为《在文字中建立的城市》①一文中,我曾提及那些具有个人面目和时代面目的“纸上城市”,譬如巴尔扎克的巴黎和波德莱尔的巴黎,譬如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譬如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纽约和休斯顿,譬如科伦·麦凯恩的纽约。
作者
李浩
Li Hao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省作家协会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关键词
《废都》
波德莱尔
伊斯坦布尔
巴尔扎克
休斯顿
纽约
巴黎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李敬泽.
庄之蝶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09(5):14-20.
被引量:38
2
杨辉.
反常合道·流水行云:小议当代作家的“晚期风格”——以莫言、贾平凹为中心[J]
.南方文坛,2024(2):17-21.
被引量:2
3
李浩.
在文字中建立的城市[J]
.雨花,2015(2):67-7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莫言.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J]
.当代作家评论,2006(1):25-28.
被引量:140
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卷,第64页.
3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第274-275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
莫言,木叶.
文学的造反[J]
.上海文化,2013(1):19-35.
被引量:10
5
周振甫.
释刘勰的“风骨”与“奇正”[J]
.文学遗产,1993(3):16-22.
被引量:5
6
蒋寅.
作为诗美概念的“老”[J]
.甘肃社会科学,2016(3):8-17.
被引量:12
7
舒晋瑜,李敬泽.
回到传统中寻找力量[J]
.长江文艺评论,2019,0(1):51-56.
被引量:3
8
杨辉.
总体性与社会主义文学传统[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10):1-37.
被引量:13
9
贾平凹.
关于“山水三层次说”的认识——在陕西文学院培训班讲话[J]
.当代,2020(5):193-195.
被引量:5
10
王德威.
晚期风格的开始——莫言《晚熟的人》[J]
.南方文坛,2021(2):56-6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8
1
熊忠武.
《废都》三题[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2):1-4.
被引量:1
2
张博实.
以“中国之心”诠释当代中国经验——新世纪以来贾平凹创作研究述评[J]
.当代作家评论,2013(3):70-81.
被引量:1
3
林建法,李桂玲.
《当代作家评论》视阈中的贾平凹[J]
.当代作家评论,2013(3):82-99.
被引量:2
4
计文君.
论《红楼梦》的空间建构[J]
.红楼梦学刊,2013(5):140-156.
被引量:3
5
杨优美.
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研究概述[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4):174-175.
6
冯强.
行到水穷处?--眺望一个新历史主体[J]
.南方文坛,2015(2):105-109.
被引量:1
7
刘勇强.
作为小说标准的《红楼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3):108-115.
被引量:6
8
王光祖.
感性生命里的灵魂图景——兼谈庄之蝶人格结构中的心理防御机制[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2(2):68-72.
9
杨辉.
贾平凹与“大文学史”[J]
.文艺争鸣,2017(6):83-97.
被引量:8
10
段建军,李荣博.
贾平凹的现实主义探索及其贡献[J]
.中国文学批评,2017(3):25-3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0
1
胡晓明.
六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兼序颜昆阳教授《学术突围》[J]
.社会科学战线,2020(2):151-158.
被引量:5
2
郑敏.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
.文学评论,1993(3):5-20.
被引量:276
3
郑敏.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J]
.文学评论,1995(6):79-90.
被引量:45
4
季羡林.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J]
.文学评论,1996(6):5-13.
被引量:101
5
南帆.
当代文学史写作:共时的结构[J]
.文学评论,2008(2):62-66.
被引量:23
6
张文江.
《风姿花传》讲记[J]
.戏剧艺术,2008(5):4-22.
被引量:5
7
李敬泽.
庄之蝶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09(5):14-20.
被引量:38
8
聂安福.
宋人“文法《檀弓》”说解读[J]
.文学遗产,2010(2):48-51.
被引量:6
9
陶锋.
对美的救赎:阿多诺论“丑”[J]
.美术观察,2011(10):127-131.
被引量:1
10
张志扬.
归根复命——古典学的民族文化种性[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1):1-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杨辉.
辞以情发,因文见道——“文学性研究”旁论[J]
.当代文坛,2024(6):36-47.
被引量:1
2
林梅,王瑜.
灵魂救赎、精神困境与圆融技巧——重读《白夜》[J]
.小说评论,2024(5):183-188.
3
杨辉.
略论“陕西经验”与当代文学史“重构”的可能[J]
.文艺争鸣,2024(12):154-16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辉.
略论“陕西经验”与当代文学史“重构”的可能[J]
.文艺争鸣,2024(12):154-161.
1
李浩.
小说“碎片”的可能性[J]
.青年作家,2023(7):150-160.
2
崔辰.
“颠覆”与“重设”——从《白雪公主》的电影改编看经典童话/神话的改编策略[J]
.电影评介,2023(9):18-23.
3
颜炼军.
迷时师度[J]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24(9):32-33.
4
杨桐.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2024“丝路对话”活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J]
.中外文化交流,2024(8):70-73.
5
贾平凹:《自在独行》[J]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27):30-33.
6
李立新.
奥尔罕·帕慕克博物馆创作中的展览叙事[J]
.外语教学,2024,45(4):107-112.
被引量:1
7
麦子(编译).
摄影是什么?他们说: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J]
.人像摄影,2024(9):138-143.
8
夏天成.
诊断与异议:文学在福柯哲学中的批判作用[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5):119-126.
9
宝木笑.
奥尔罕·帕慕克 重返伊斯坦布尔[J]
.旅行家,2023(11):146-149.
10
鲍尔·霍伯尔,杨旭(译),王雅琪(译),杨建新(校).
浮现语法(1987)[J]
.语言学研究,2022(2):186-201.
被引量:1
小说评论
202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