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针对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展开研究,综合评估其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栽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稻种植的潜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未来的水稻种植中,应该不断探索创新,优化栽培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
莫敏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农业农村局
出处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5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水稻种植效益
兴宾区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王建坤.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河北农机,2023(21):133-135.
被引量:5
2
郜微微,杨玉萍,朱秋兵,花劲,薛根祥,王国平.
东台市沿海地区“优质食味水稻-油菜”轮作机械化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及种植效益[J]
.上海农业科技,2023(5):144-146.
被引量:7
3
周宗斌.
合浦县水稻绿色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2023,17(22):63-65.
被引量:2
4
陈永广,高时凤,夏大东,何立斌.
脆秆水稻科辐粳7号在庐江县的种植表现及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23,40(11):74-77.
被引量:1
5
何艳江.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浅析[J]
.农村实用技术,2023(6):64-65.
被引量:13
6
冯凯璇,杨亚春,李江遐,吴文革.
不同类型水稻对镉(Cd)吸收、转运与富集的差异分析[J]
.四川环境,2023,42(3):350-356.
被引量:5
7
郭柯凡,王丰,娄文月,朱元宏,沙之敏,曹林奎,蒋敏.
有机种植对滨海稻田氨挥发特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0):243-249.
被引量:3
8
付正豪,马中涛,魏海燕,邢志鹏,刘国栋,胡群,张洪程.
不同机械化栽培方式下控释肥配比对迟熟中粳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22,48(1):165-179.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15
1
庞家体.
广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12):88-89.
被引量:10
2
黄兴成,李渝,刘彦伶,张雅蓉,杨叶华,朱华清,蒋太明.
整治稻田水稻生长及水肥利用对不同施肥的短期响应[J]
.灌溉排水学报,2022,41(S01):1-6.
被引量:3
3
李方敏,樊小林,陈文东.
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494-500.
被引量:201
4
曾翔,张玉烛,王凯荣,周立军,张岳平,谢建红,屠乃美.
不同品种水稻糙米含镉量差异[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1):67-69.
被引量:94
5
郑圣先,聂军,戴平安,郑颖俊.
控释氮肥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和衰老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188-194.
被引量:71
6
邓美华,尹斌,张绍林,朱兆良,石孝均.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J]
.土壤,2006,38(3):263-269.
被引量:107
7
韩晓日,郑国砥,刘晓燕,孙振涛,杨劲峰,战秀梅.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4):765-772.
被引量:112
8
李菊梅,李冬初,徐明岗,申华平,秦道珠.
红壤双季稻田不同施肥下的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环境,2008,17(4):1610-1613.
被引量:45
9
杨劲松.
中国盐渍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
.土壤学报,2008,45(5):837-845.
被引量:832
10
吴萍萍,刘金剑,杨秀霞,商庆银,周毅,谢小立,沈其荣,郭世伟.
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1):85-93.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43
1
陈志青,刘梦竹,王锐,崔培媛,卢豪,魏海燕,张洪程,张海鹏.
纳米镁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22,36(2):195-206.
被引量:7
2
张新宇,竺平,冯艳,娄兵,刘传军,王红,刘以民,邹家龙.
控释氮肥增加中稻产量、氮素吸收及肥料利用率[J]
.中南农业科技,2022,43(4):11-13.
被引量:1
3
张艳红,陈志青,杨硕,卢豪,崔培媛,杨艳菊,张洪程,张海鹏.
增施纳米三氧化钼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2,43(5):27-36.
被引量:4
4
宋惠洁,吴艳,余红英,杨延安,胡丹丹,胡志华,柳开楼.
控释氮肥配比对红壤区双季直播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与作物,2023,12(1):53-60.
被引量:2
5
张凯,李猛,王付娟,刘秋员,季新.
缓控释肥与尿素不同组配对南粳系列粳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6(3):477-483.
被引量:5
6
孔丽丽,尹彩侠,侯云鹏,张磊,赵胤凯,刘志全,徐新朋.
松嫩平原水稻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8):1435-1448.
被引量:4
7
黄志成,姚宇,付第慧,程爽,邢志鹏.
基本苗密度和氮肥管理措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8):34-39.
被引量:4
8
王守红,张诚信,马林杰,杨婷,袁秦,徐荣,寇祥明,张家宏,韩光明,陈选青.
稻虾共作模式下利于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协同的适宜栽插密度[J]
.江苏农业学报,2023,39(8):1668-1679.
被引量:5
9
杨俊.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浅析[J]
.种子科技,2024,42(2):131-133.
被引量:7
10
丁超.
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2024,42(4):92-94.
被引量:5
1
李玲.
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2):118-120.
被引量:3
2
瞿海燕.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实践[J]
.农家科技,2024(13):28-30.
3
孟凡欣,石礼俊.
设施甜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4,44(9):80-81.
被引量:1
4
游强,董小英,周世华,徐义犇.
苦瓜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J]
.种子科技,2024,42(7):69-71.
被引量:2
5
李萌,乔勇,王磊.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种子科技,2024,42(8):55-57.
被引量:8
6
董慧娜.
果树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路径研究[J]
.河北农业,2024(8):84-85.
7
许晓敏.
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要点及优化建议[J]
.农村科学实验,2024(4):73-75.
被引量:2
8
王巧羽.
玉米绿色轮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4,36(3):52-55.
被引量:3
9
曹莉,杨建辉,张丽,任伟,曹正鹏,马芳,关永.
不同纳米硒肥叶面喷施对西兰花产量、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4(4):152-157.
被引量:2
10
迟有朋,郑敏.
玉米高温热害发生原因与减灾措施[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7):0009-0012.
农家科技
2024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