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媒体数字内容AIGC版权实践的模仿伦理:争议、界限与原则 被引量: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采集媒体数字内容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将模型用于生成可替代新闻内容的人工智能产品,造成媒体版权利益的严重受损和内容危机。生成式人工智能及生成作品的可版权性和著作权归属等关键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过渡性版权伦理框架,以规范媒体数字内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版权实践。跳出技术中心主义的传统视角,重返柏拉图和康德的模仿伦理传统,强调模仿行为本身的道德有效性和伦理规则,文章提出模仿的行为公开性、数据关联性和结果建设性三重伦理界限,以及非贬损性、非表达性、非消耗性使用三条伦理原则,为媒体数字内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实践提供紧急情况下的伦理框架。
出处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7期27-31,共5页 Journalism Lover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人文社科专项(编号:2022CDJSKPY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1331);陶鹏辉,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重庆401331)。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4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