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胸背装饰在服饰史上并不罕见,但直至明代,才被真正纳入章服规定,成为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武官服花样皆为祥禽瑞兽,各有意涵,以别等第。在明中期的奢僭风气之下,官服补子由织金演变为多彩,高等级花样最受世人青睐,成为官补图案的典范,被低等级者模仿,致使造型趋同,等级差异模糊。受官服影响,其他工艺美术门类亦流行“官样”装饰,但其礼制意义已然淡薄,更多的是在体现祈愿与美化的功能。
出处
《收藏家》
2024年第1期30-45,共16页
Collector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明代织绣史”(项目编号:19BG1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熊瑛,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工艺美术史;林慧敏,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