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虚拟数字人在非遗传承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全方位数字化和可视化,让数字世界里的“人”活起来,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使者”,数字虚拟人应运而生,诸如企业员工、歌手、带货主播,等等。在多种场景下,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虚拟数字人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图形渲染、深度学习、语音合成、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开发设计的,是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且可交互的虚拟形象。在新媒体领域,它们扮演着各种虚拟身份并与人们产生多层次全方位互动,逐步活跃于线上平台和线下商业消费场景中,为文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与多样态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 常宏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People's Tribune
作者简介 常宏,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讲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共引文献167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