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质性分析和机器学习对大数据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和环境风险与保护因素,构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呈现出“心理症状”“日常适应”和“积极心理特质”三维取向,“抑郁”“焦虑”和“畏难”是研究生提及最多的负性情绪;“家庭冲突”“恋人矛盾”和“就业形势严峻”是研究生心理健康风险的重要来源,“良好的科研氛围”“和谐的导生关系”和“亲密关系稳定”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保护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教育工作者要重视通过情绪信号识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风险,强化校园环境的保护作用,规避家庭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多方合力为研究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支持。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基金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新时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分析与支持体系构建研究”(编号:CEAA21038)。
作者简介
邓丽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北京100191;虞洋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191;王姝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191;裴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北京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