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东方哲学中,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到近代,“心”一直在不断地被重新诠释。这正是因为心在东方哲学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在今天,为了阐明东方哲学的特性,学者们围绕心展开了多样的研究。先秦时期的心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变成了一个哲学概念。从整体上来看,先秦时期的心为后来出现的诸多讨论提供了出发点与方向。当然,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也并不是都在同一个脉络和特性中使用心这一用语。他们中有人将心看作是自己哲学的根源,也有人从批判的角度展开了讨论。介绍一些对德目与价值的“心化”持否定态度的观点,同时将心成长为先秦时期思想中心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并强调其中的第四个阶段是由荀子完成的。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53,共16页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辛正根(1965-),男,韩国首尔人,成均馆大学校儒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