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乌鲁木齐市3类下垫面的2019—2021年逐小时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天山北麓典型的市区、森林(有、无水体)3种环境下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具有日变化特征。白天低于夜晚,夏秋季的日变化不如冬春季日变化大,市区的日变化最小,有水体的森林其日变化最大。(2)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月变化的明显,其中市区站月变化小,无水体的森林(白杨沟站)月变化次大,全年呈夏季浓度最高的单峰型分布;大峡谷站位于有水体存在的森林地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在各站中最大(平均值达2949 cm^(-3)),月变化不明显。(3)降水的出现对于空气负氧离子的增加非常有利,其平均浓度往往最高;晴天时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次大;多云条件下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最低。(4)对于周边无水体存在时(如市区站、白杨沟站),较高的气温和相对湿度、雷电活动多都有利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增大;但对于周边存在水体和较多植被时(如大峡谷站),气温升高和雷电活动增强对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影响并不明显;湿润的空气环境对这类地区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维持和增加是有利的。
出处
《广东气象》
2023年第6期75-78,100,共5页
Guangdong Meteorology
基金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CAAS20201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8066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A1515011813)
农村农业部“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NCNYB003819)。
作者简介
蔡仁(1979年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及天气预报技术研究。E-mail:76426022@qq.com;通信作者:买买提·阿布来提(1978年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及牧草研究。E-mail:4142848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