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纪录片中的身体叙事空间探究——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为例 被引量:1

Research on Body Narrative Space in Chinese Realistic Documenta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纪录片通过重组客观真实世界,明确立场,反思当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实主义题材纪录片中身体叙事的可能性被无限延展。全新的空间秩序也规训和反作用于置身其中的身体。梅洛·庞蒂认为身体作为表达的工具,参与到一系列社会化的情景表演之中。戈夫曼则在其“拟剧论”中明确阐述了个体通过“自我表演”塑造公众形象的过程。文章以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为例,通过分析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以及导演意图,解读身体叙事空间的多重表达方式。面对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的激烈碰撞,导演借助隐喻、蒙太奇、交叉剪辑等多重手法,将“后台”置于“前台”,通过身体与情境的交互,消解符号化认知,展现媒介监视之下个体“诗意的真实”。在影片里,余秀华以残缺的身体“入场”,成为叙事主体,并且经由不同场域里与他人的交往与对抗审视自我,重塑认知。文章旨在将现有身体和权力理论纳入影片分析,探索身体叙事空间如何成为个人权利和公共视野的角力场。聚光灯下,“主观”与“客观”,“表演”与“真实”彼此交织,形成互文。在既定的社会议题中,个人通过让渡隐私争取权利。也正因如此,在个体空间向社会公共空间延伸的过程中,摇摆与挣扎也随之产生。
作者 谢梦茜 Xie Mengqian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1期246-249,共4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作者简介 谢梦茜,研究方向:纪录片、新媒体。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71

  • 1于海.社会是舞台 人人皆演员──读戈夫曼《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J].社会,1998,18(1):47-48. 被引量:11
  • 2邱冬梅.也谈“戏仿”与“恶搞”[J].社会观察,2006(8):56-56. 被引量:13
  • 3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1-23. 被引量:486
  • 4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2006,《斗争的动力》,李义中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 5《有效政府与民主》.收录于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 6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0.
  • 7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M].石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652-655.
  • 8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 9Chan Wai Ling, "The Labor Politics of Market Social- ism:A Collective Action in at Global Workplace in South China,"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hilosophy in Sociolo- gy at The Universily of Hong Kong, May 2006.
  • 10王绍光.《中国公共政装议程设置的模式》,载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1页.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