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范围与行为性质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适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争议性问题。犯罪主体方面,国有单位、家庭式的个体工商户与具有单位性质的一人稳定经营式个体工商户应属“其他单位”,确定单位性质是认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身份的第一步;“公务说”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认定的第二步;“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既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认定的第三步,也是兼具双重身份的工作人员行为认定的关键。行为性质方面,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宜采限缩解释,非国家工作人员单纯的“事后受财行为”不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3年第11期35-38,共4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作者简介 王军明,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英英,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李璐,山东省烟台市芝果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3

共引文献89

同被引文献3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