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指踝关节扭伤后未经系统治疗或治疗不当出现的踝关节长期慢性疼痛及反复扭伤的疾病。其中以外侧损伤最为常见,约占90%[1]。临床分为机械性踝关节不稳(mechanical ankle instability,MAI)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其中FAI是指踝关节无解剖结构的异常,由本体感觉[2]、肌力[3]和姿势控制[4]缺陷导致的踝关节不稳定。研究显示,美国平均每年踝关节扭伤者达200万,仅约10%得到了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5],初次踝关节扭伤后,约有40%的患者可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其中以FAI最为常见,占慢性踝关节不稳的60%[6]。
                
                
    
    
    
    
                出处
                
                    《中国康复》
                        
                        
                    
                        2023年第8期509-512,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基金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发展科研培育项目(HP2021-21-80402)。
            
    
    
    
                作者简介
展利东(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康复医学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王理康,wlk030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