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互文中寻绎南京大屠杀书写的可能性——评房伟的长篇小说《石头城》 被引量:1

Seeking the Possibility of Writing the Nanjing Massacre in Intertexts:Reviewing FANG Wei’s Stone 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外作家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书写,已渐成气候。就小说创作而言,早期有黄谷柳《干妈》(1938)、阿垅《南京血祭》(1939)、石川达三《活着的士兵》(1938)、张恨水《大江东去》(1943)、堀田善卫《时间》(1955)等作品值得关注。新时期以来则出现了李贵《金陵歌女》(1988)、邓贤《落日》(1996)、严歌苓《金陵十三钗》(2005)、祁寿华《紫金山燃烧的时刻》(2005)、南翔《1937年12月的南京》(2006)、莫·海德《南京的恶魔》(2009)、哈金《南京安魂曲》(2011)等优秀作品,这些小说从不同维度进入南京大屠杀的书写,在创意构思与观念表达上各有其追求。其他如电影、日记、报告文学和历史著作,亦多有引人瞩目之作。对于后来的创作者而言,尽管尚不至于因敬畏“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停笔,但相关作品汇聚在一起,确实给新的创作计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那么,房伟进入这一重大题材,还有多少可供他自由驰骋的空间呢?
作者 李永东 LI Yongdong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00,112,共9页 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半殖民与解殖民的中国现代文学”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永东,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55

  • 1张再林.中国古代身体政治学发微[J].学术月刊,2008,40(4):22-31. 被引量:13
  • 2陈顺馨.强暴、战争与民族主义[J].读书,1999,0(3):17-24. 被引量:32
  • 3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 4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张寅彭编.《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519,520页.
  • 5汝尚.《当南京被虐杀的时候》,《七月》第二集,第八期,1938年2月.
  • 6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大师全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31册第106页.
  • 7陈金龙.《南京大屠杀纪念.国家公祭的价值解读》,《光明日报》2014年12月24日,第14版.
  • 8哈金.《南京安魂曲》,第271页.
  • 9苏珊·布朗米勒.《违背我们的意愿》,第28页.
  • 10赵鑫珊,李毅强.《有关战争的哲学断想》,《战争与男性荷尔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8页.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