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校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高校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指引民族个体成长方向,激发民族内部团结动力,驱动民族整体发展进步。然而,高校面临研究体系存在短板、教育教学体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因此,高校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问题导向,夯实研究体系建设;拓宽培育渠道,促进多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建设。
出处 《新课程研究》 2023年第21期1-4,共4页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50

  • 1左凤荣.俄罗斯增强多民族国家认同的主要举措[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3):154-163. 被引量:4
  • 2卢黎歌,王成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对策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6-9. 被引量:28
  • 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久,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17.
  • 4任仲平.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11-10-15(1).
  •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5.
  • 6杜维明.《大陆知识分子的儒学研究》[J].交流,1996.
  • 7崔之元.《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
  • 8孙立平.《汇入世界主流文明:民族主义三题》[J].东方,1996,.
  • 9新华文摘,1995,:20-20.
  • 10陈晓明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文化》[J].《钟山》,199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