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和(或)粪便性状改变,通过临床常规检查,尚无法发现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1]。根据罗马Ⅳ标准[2],IBS可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临床上以IBS-D最为常见[3],约占IBS的40.8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IB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异常、肠道免疫失衡、胃肠动力异常等有关[4-7]。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45-1748,共4页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560)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SF-370)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持项目(2020KJXX-075)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2019-ZZ-JC007)。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毕宇峰,E-mail:byf1111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