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对城镇化过程中18-35岁青年生育率下降的讨论主要关注孩子数量,而较少关注生育时间。本文利用CLDS2016数据分析人口城镇化过程对青年群体婚育间隔的影响,将城镇化类型划分为农村本地人、迁移流动者、政策性“农转非”、选择性“农转非”以及城市本地人5个类别,在对婚育间隔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调节变量的作用,并使用倾向值匹配法做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村本地人,迁移流动者、选择性“农转非”群体以及城镇本地人这3类群体的初婚初育间隔更长;初婚年龄越晚,家庭收入越低,青年群体的城镇化,将使其婚育间隔更长;在考虑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后,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依然会使婚育间隔延长。青年群体的乡城流动间接导致其生育率下降,应出台相应政策保障青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福利待遇,缓解其经济、心理压力,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作者
                    方芗
                    周玉娇
                FANG Xiang;ZHOU Yu-jiao
     
    
    
                出处
                
                    《广东青年研究》
                        
                        
                    
                        2023年第1期81-91,共11页
                    
                
                    The Youth Studies of Guangdong
     
    
    
    
                作者简介
方芗,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环境健康风险社会认知、科学技术与环境、能源与环境风险治理等;通讯作者:周玉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环境社会学、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