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奶牛酮病与乳成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40~60天内最常发生的一种以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代谢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必将引起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发生紊乱,代谢紊乱临床上以呈现兴奋、昏睡、血酮升高、血糖降低以及体重迅速下降,低乳或无乳为特征。奶牛酮病也称酮血病、酮尿病、醋酮血病。奶牛酮病遍及全世界各个国家,据报道,奶牛临床酮病在欧美等国家发病率达到20%,主要发生在产后14~60天的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可达34%。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对奶牛奶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发病奶牛不仅产奶量、奶质量明显下降,还会引发奶牛真胃变位、繁殖障碍病的产生,同时也易引起所产牛犊发病率较高和死亡率增高。
出处 《北方牧业》 2023年第4期24-24,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