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体现中华美学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非遗”本就根植于乡土民间,在提升乡村美育质量、辅助乡村文化振兴方面有天然的在地化优势。要想超出以浅表介绍和短时体验“非遗”为主的断点式美育,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关于非遗”“通过非遗”“为了非遗”3条逐级推进的路径,实现“非遗”与乡村美育的深度融合。依托本地“非遗”建构乡村美育课程,可以沿照3条路径,以“关于非遗”的前期调查学习、“通过非遗”的体验性实践活动、“为了非遗”的后期总结拓展3个模块践行。
出处
《美术文献》
2022年第9期104-106,共3页
Fine Arts Literature
基金
2021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非遗’与乡村美育的深度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QDSKL2101238)的研究成果
2021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山东‘非遗’与高校美育课程深度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YB10120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徐程成,女,1981年生,山东青岛人,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教育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