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脑缺血或长期低灌注所致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程进展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当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且存在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由来已久,除传统中医理论治疗血管性痴呆外,还从生物分子学角度探索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信号传导机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结合相关文献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中药单体、还是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均与文中所述信号通路相关,其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进而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本文概述了血管性痴呆相关信号通路及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中医药临床预防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新方向。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16-120,共5页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基金
国自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76084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A140254)。
作者简介
周娇娇(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脑病中医药防治研究;通讯作者:张青萍(1969-),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脑病中医药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