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锦灰堆视觉形态的发展变化研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锦灰堆诞生于元代,于清末民初时期达到了鼎盛。文章根据不同时期锦灰堆的视觉形态的对比,从视觉元素、构成形式两方面阐述锦灰堆视觉形态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与西方拼贴艺术的对比,阐述二者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作者
刘嘉琦
李永轮
机构地区
西安工程大学
出处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第5期33-34,共2页
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关键词
视觉形态
视觉元素
构成形式
拼贴艺术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作者简介
刘嘉琦,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李春阳.
由宋元锦灰堆到近代八破画——对“锦灰堆(八破画)”历史演进之研究[J]
.美术观察,2020(8):45-51.
被引量:6
2
赵阳.
马起凤与早期全形拓[J]
.中国美术,2018(1):142-153.
被引量:3
3
黄海波,朱飞赟.
挪用与审视--浅析汉密尔顿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与广告设计图像的关系[J]
.美术大观,2021(5):140-14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跃平.
建水陶“残贴”装饰与“锦灰堆”的渊源关系[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4):128-133.
被引量:8
2
宏章.
浅谈拓器物图形[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4):88-89.
被引量:2
3
万青屴.
拣取残珍入画屏——从"八破"四看时代变迁[J]
.荣宝斋,2005(2):180-186.
被引量:13
4
郭玉海.
响拓、颖拓、全形拓与金石传拓之异同[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1):145-153.
被引量:21
5
仲威.
六舟和尚与雁足灯[J]
.中国书法,2015(3):150-155.
被引量:4
6
王屹峰.
古砖花供:全形拓艺术及其与六舟之关联[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3):105-120.
被引量:12
7
石炯,孔令伟.
拓本博古花卉 从吴昌硕《鼎盛图》谈起[J]
.新美术,2016,37(1):37-47.
被引量:3
8
Nancy Berliner,王屹峰.
八破——中国的视觉错觉画[J]
.东方博物,2004(1):118-124.
被引量:9
9
桑椹.
青铜器全形拓技术发展的分期研究[J]
.东方博物,2004(3):34-41.
被引量:14
10
陆易.
从余集款作品探讨早期八破画的特征[J]
.东方博物,2009(1):102-11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8
1
陆蕾平.
浙禾地区早期全形传拓群体及其影响[J]
.西泠艺丛,2020(12):4-19.
被引量:2
2
李春阳.
由宋元锦灰堆到近代八破画——对“锦灰堆(八破画)”历史演进之研究[J]
.美术观察,2020(8):45-51.
被引量:6
3
苏欣,张翔宇.
横看成岭侧成峰:汉密尔顿心中的“圣维克多山”的另一面[J]
.艺术广角,2022(4):95-100.
被引量:1
4
江雨心,蒋彦.
锦灰堆的绘画表现与艺术特色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3(16):71-73.
被引量:1
5
杨灿.
融合·创新——高校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人才培养探析[J]
.美术文献,2023(5):110-112.
6
韩飞飞,夏楠.
锦灰堆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应用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3,41(5):96-100.
被引量:1
7
杨梦倩,孙林.
八破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4(9):124-126.
8
陈晗.
六舟有关两本怀素款《小草千字文》的鉴藏研究——兼论其斋室收藏空间[J]
.美术观察,2025(5):56-64.
同被引文献
20
1
万青屴.
拣取残珍入画屏——从"八破"四看时代变迁[J]
.荣宝斋,2005(2):180-186.
被引量:13
2
刘晨晨.
艺术的跨界与融合——传统艺术观的回归[J]
.文艺评论,2012(7):119-121.
被引量:6
3
李碧红.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新表达[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3):171-177.
被引量:45
4
罗青.
乱世墨彩画挽歌——用画笔拼贴大时代的杨渭泉(上)[J]
.文物天地,2017(9):103-107.
被引量:3
5
邢悦仪,吴国良.
对中国绘画——锦灰堆艺术形式的研究[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7,0(10):49-50.
被引量:2
6
贾洁,杜冰.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2):121-126.
被引量:12
7
杜峻岷.
残缺之美:八破画产生的历史动机浅析[J]
.书画艺术,2019,0(4):88-90.
被引量:6
8
季小霞,顾鸣,梁惠娥.
基于男装品牌调研的艺术染整产业应用研究[J]
.丝绸,2019,56(9):65-73.
被引量:2
9
石荣强.
变换视角 解构承传——对传统绘画图式的重新认识与利用[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0(5):199-203.
被引量:2
10
杜峻岷.
图像中的图像:中国“八破画”题材浅析[J]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9,0(2):104-10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左洪芬,张格,王静,秦莹,杨雅莉,张伟萌,蓝伟平.
“锦灰堆”绘画元素在男士休闲装设计中的应用[J]
.纺织科技进展,2023(8):52-57.
被引量:2
2
江雨心,蒋彦.
锦灰堆的绘画表现与艺术特色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3(16):71-73.
被引量:1
3
韩飞飞,夏楠.
锦灰堆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应用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3,41(5):96-100.
被引量:1
4
刘洁,潘多.
八破图与野生设计的比较性研究[J]
.Design(汉斯),2023,8(3):1909-19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邹慧.
非遗文化元素在服装中的设计应用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4,53(1):129-131.
被引量:5
2
刘梓馨.
锦灰堆在国潮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52(11):129-131.
3
封晶.
非遗文创产品色彩设计创新实践研究——以锦灰堆文创产品为例[J]
.色彩,2024(5):105-107.
1
朱格里.
多元价值背景下广西壮锦纺织图形设计研究[J]
.黑龙江纺织,2021(3):10-12.
被引量:1
2
魏金萍,谢正敏,安明哲,罗勇,王小琴,张倩,黄箭.
白酒在陶坛贮存过程中金属元素和感官质量的变化研究[J]
.酿酒科技,2022(1):47-51.
被引量:11
3
赵学栋.
大卫·霍克尼的艺术风格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2(1):22-23.
被引量:5
4
刘春旭.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厨卫,2021(8):119-120.
被引量:1
5
孙岩,丁姝琪.
《果熟来禽图》中的装饰美感赏析[J]
.国画家,2021(5):74-75.
被引量:1
6
修艺源.
产品设计语言的“写实”与“写意”——以雨林古树茶为中心的分析[J]
.人文天下,2021(10):33-36.
7
徐圣超.
数字化环境下汉字字体设计与传播[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9):67-68.
被引量:3
8
宋立达.
以符号学为视角解析中国传统云肩视觉语言[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34-36.
9
林城.
关于企业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J]
.现代企业,2022(1):28-29.
10
王泽宇.
媒体变革下主持人样态的变化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1,5(32):85-87.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