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丧文化”阻碍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养成,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影响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解析青年“丧文化”表征,应兼容运用“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理论。既要借鉴“亚文化”研究理论的经典方法——剖析“风格”,又要审视“后亚文化”视域下研究范式嬗变形势,创新“新部落”“生活方式”“场景”等研究手段。“丧文化”易导致青年滋生价值虚无主义,引发青年集体焦虑,造成青年社会退缩,污染青年成长环境,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引导路径,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引领,既要解决青年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又要提供青年成长所需的人文关怀;既要激发青年主体意识觉醒,又要营造满足青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的‘中国逻辑’研究”(18XKS019)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研究”(20SKSZ044)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21SKSZ0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苗存龙(1983-),男,山东邹城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徐茂华(1965-),男,四川简阳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