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在对孟子性善说的批评中创建起来的,但这种批评存在诸多对孟子的误读。首先,孟子的人性论是统一的、普遍的一元论,董仲舒则是取中民之性为性,以部分人之性释读孟子的全体人之性,这是有意的误读。其次,孟子言性是德性论的思路,董仲舒则折回到自然主义的气性论,因此,以气性论解德性论,必将扞格不通。同时,孟子因为视性善为一体,故善是性之善,是内在的、先天的善性,董仲舒将善理解为后天的、经验的王道教化之善,以“未善”解孟子的“本善”,是一种认知性误读。最后,孟子创立的道德内在性、自主性原则,被董仲舒以王道政治的目的论而转变为外在的、他律性原则,这也是一种有意的误读。
出处
《船山学刊》
2021年第6期52-65,共14页
Chuanshan Journal
作者简介
甘祥满,北京大学哲学系、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