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董仲舒对孟子性善说的误读

On Dong Zhongshu's Misunderstanding of Mencius'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in Human N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在对孟子性善说的批评中创建起来的,但这种批评存在诸多对孟子的误读。首先,孟子的人性论是统一的、普遍的一元论,董仲舒则是取中民之性为性,以部分人之性释读孟子的全体人之性,这是有意的误读。其次,孟子言性是德性论的思路,董仲舒则折回到自然主义的气性论,因此,以气性论解德性论,必将扞格不通。同时,孟子因为视性善为一体,故善是性之善,是内在的、先天的善性,董仲舒将善理解为后天的、经验的王道教化之善,以“未善”解孟子的“本善”,是一种认知性误读。最后,孟子创立的道德内在性、自主性原则,被董仲舒以王道政治的目的论而转变为外在的、他律性原则,这也是一种有意的误读。
作者 甘祥满 Gan Xiangman
出处 《船山学刊》 2021年第6期52-65,共14页 Chuanshan Journal
作者简介 甘祥满,北京大学哲学系、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100871)。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6

  • 1李景林.论“可欲之谓善”[J].人文杂志,2006(1):43-47. 被引量:17
  • 2庞朴.试析仁义内外之辨[J].文史哲,2006(5):28-30. 被引量:28
  • 3李明辉,1994年.《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 4信广来,1995年.《(孟子·告子上)第六章疏解》,载李明辉主编.《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 5.《春秋繁露》[M].,..
  • 6.《汉书》[M].中华书局,1959年..
  • 7康德著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页,第8页.
  • 8.《论衡》[M].中华书局,1979年..
  • 9.《苟子》[M].,..
  • 10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版.第14页.

共引文献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