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吴茱萸干预胃炎-癌转化的潜在活性成分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吴茱萸干预胃炎-癌转化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Genecard数据库结合文献调研得到吴茱萸的化学成分及其靶点;通过Venny脚本分析获得吴茱萸干预胃炎-癌转化的潜在靶点;应用Cytoscape3.7.2软件实现化合物与靶点网络的可视化,并查询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Bioconductor开源脚本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吴茱萸活性成分17种,包括生物碱类和苦味素类成分,其中14种成分有明确靶点。在炎-癌转化进程中,吴茱萸与浅表性胃炎共有靶点13个,与萎缩性胃炎共有靶点10个,与肠化异生共有靶点19个,与异常增生共有靶点30个,与胃癌共有靶点37个。随着疾病进展,对应的靶点数量增加。在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肠上皮化生阶段,吴茱萸主要干预白介素-17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肿瘤坏死因子通路等。在胃异常增生和胃癌阶段,吴茱萸参与治疗疾病的通路明显增多,两阶段共有的通路有癌症相关通路、P53信号通路、铂类药物抵抗等。在胃异常增生阶段还有cGMP-PKG信号通路,胃癌阶段还有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吴茱萸对胃炎-癌转化全过程有潜在疗效,不但可以直接抑制肿瘤,而且在胃癌早期具有潜在预防作用。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05-2109,共5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4506)。
作者简介 赓迪(1980-),男(蒙古族),北京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化学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王如峰(1970-),男(汉族),山东无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化学研究工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76

共引文献351

同被引文献115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