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社会青少年信仰世俗化风险及其破解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网络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侵蚀着青少年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基石。青少年信仰世俗化表现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功利主义色彩日趋浓厚、崇尚享乐的风气日益流行、佛系文化心态逐渐蔓延、投机钻营之风愈加盛行等方面。网络社会彰显的多元、多彩、多变性文化形式,诱发了世俗化思维;网络社会的现实性、流变性、碎片化等特点,推动了世俗化思维;网络社会加剧符号化,加剧了世俗化倾向。有效遏制青少年信仰世俗化的不良趋向,化解其对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带来的风险,需要从国家层面健全网络社会生态、倡导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从个体层面重构网络新生代的意义世界。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15,共4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作者简介 赵晨璇,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辽宁沈阳110136);卜建华,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校德育与社会思潮研究。(山东烟台2640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183

同被引文献3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