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古典舞身韵的“圆”理与“和”意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身韵古典舞建设历史较短,除动作体系的逐渐完善外,其内在赋含着值得考究的文化理论价值,但文化起点并非凭空而起,而是在找到建立学科方法的正确道路中,深受主体所处时代审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响,承接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对传统美学一脉相承。本文从“圆”文化与“和”思想等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从肢体外显出的文化角度出发,对身韵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价值进行分析,从中寻找身韵古典舞承袭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作者
陈柏惠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6期67-69,共3页
ART EVALUATION
关键词
古典舞身韵
圆文化
和思想
中和
分类号
J705 [艺术—舞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唐兴华.
从“和”的古典美学理念谈中国古典舞身韵[J]
.艺术教育,2019,0(10):114-115.
被引量:6
2
黄卫星,张玉能.
“中”字的文化阐释[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60-68.
被引量:2
3
王军.
健康中国视域下太极拳的“圆”文化教育[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0,36(4):103-108.
被引量:4
4
乔玉成,狄珂.
论内家三拳中的“圆”文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7):68-7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马建勋.
圆点哲学[J]
.人文杂志,1996(1):20-25.
被引量:9
2
徐才,韩宁,马明达,邱丕相,胡小明,张志勇.
21世纪太极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太极拳国际论坛主题发言纪要developm[J]
.体育学刊,2004,11(5):1-1.
被引量:36
3
马冀.
说“方圆”[J]
.福建通讯,2001(3):45-45.
被引量:1
4
刘成纪.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J]
.求是学刊,2006,33(5):87-92.
被引量:27
5
李忠京.
明确太极拳形象 把握太极拳精髓[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83-85.
被引量:4
6
布秉全.内家三拳与圆[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4f6710100ajko.html.
7
旮旯.八卦掌理论基础[EB/OL].http://hjt462.blog.sohu.com/149831343.html.
8
百度百科.八卦掌[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10.htm.
9
蔚澜.“八卦掌走转”初悟[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a95750100mbvn.html.
10
刘长明.
和谐发展蕴涵的美学“圆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1):109-11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
1
张建斌.
太极拳健身背景下对太极拳松柔的探讨[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4):175-176.
2
王军.
健康中国视域下太极拳的“圆”文化教育[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0,36(4):103-108.
被引量:4
3
刘晓婷.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视角下的茶艺表演[J]
.福建茶叶,2020,42(12):138-139.
被引量:2
4
谢金良,樊高峰.
中华文化审美基因初探——在中和之美研究基础上对“中”范畴的理解[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3):121-131.
被引量:6
5
林毅钢,吴晓燕.
太极拳圆弧动作的特点及教学方法分析[J]
.中华武术,2022(4):92-94.
被引量:1
6
康威.
中国古典舞的形神之美分析[J]
.戏剧之家,2022(18):129-131.
7
张亮亮.
茶艺表演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融合探究[J]
.福建茶叶,2022,44(11):186-188.
被引量:6
8
栾军,徐锋鹏.
太极拳促进老年人群健康研究进展[J]
.武术研究,2023,8(2):52-56.
被引量:5
9
李婉宁.
“留白”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审美意义[J]
.尚舞,2023(17):72-74.
10
李苗.
试析太极拳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影响[J]
.尚舞,2024(1):150-152.
同被引文献
32
1
杨桂茹.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动作规律——圆[J]
.尚舞,2021(12):68-69.
被引量:1
2
刘小榆.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性[J]
.尚舞,2021(10):72-73.
被引量:3
3
贺更粹.
和:《礼记》礼乐教化的旨归[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4):80-84.
被引量:2
4
程家跃.
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之美探析[J]
.艺术教育,2006(1):90-90.
被引量:3
5
薛峰.
云手、身韵、圆文化[J]
.歌海,2009(2):26-27.
被引量:4
6
陈迪泳.
心物关系中的生命意识——《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5(1):123-129.
被引量:1
7
邓双全,叶小玲.
“中和”与“和合”的关系探讨——兼论二者的现实价值[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4(4):61-64.
被引量:1
8
杨伊竹云.
中国古典舞“云手”与太极图的关联[J]
.艺海,2014,0(11):121-122.
被引量:1
9
王天佑.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太极意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15):132-133.
被引量:1
10
王峥峥,常真.
试论古典舞身韵“云手”与太极拳“云手”中的“圆”文化[J]
.黄河之声,2015(9):109-10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李苗.
试析太极拳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影响[J]
.尚舞,2024(1):150-152.
2
王亚莹.
古典舞身韵“圆”与“和”的文化内涵探究[J]
.萍乡学院学报,2024,41(1):73-77.
被引量:3
3
史蕴绮.
中国古典舞中的美学思想和文化传承研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4(8):141-143.
被引量:1
4
原冯雪.
中国古典美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及价值研究[J]
.戏剧之家,2024(35):112-114.
被引量:1
5
弓怡雯.
中国古典舞“圆”之轨迹的教学方法与意义探究——以“平圆”“立圆”“八字圆”为例[J]
.戏剧之家,2025(14):136-13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谭舒雨.
理工科高校舞蹈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与挖掘——以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为例[J]
.尚舞,2024(20):90-92.
2
郭骏昌.
中国古典舞之身法“圆”美艺术内涵解读[J]
.尚舞,2024(21):57-59.
3
沈毅.
传统美学文化融入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研究[J]
.尚舞,2024(24):84-86.
4
索铭阳,周姝宁,杜一苇,池雨欣,张薇.
基于江南美学的古典舞优秀作品创作探析[J]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2025,1(6):49-54.
5
周小丹.
中国古典舞蹈文化的美学意蕴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5(13):113-115.
1
王巧遇.
古典舞“身韵”对中专舞蹈教学的影响分析[J]
.艺术家,2021(6):61-61.
2
向红梅.
浅谈古典舞身韵教学的钢琴伴奏艺术[J]
.锋绘,2021(5):129-130.
3
李天鹏,杨玉华.
屏幕中心主义:桌面电影的历史、困境与观看机制[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2):360-370.
被引量:3
4
杜聪.
幼儿身体练习活动的教育因素研究[J]
.体育风尚,2021(6):258-260.
5
四川省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来皆如锦 去皆如绣[J]
.中国德育,2020,15(11):82-82.
6
钱旭初,施健.
论社区教育“三区联动”的文化关联[J]
.成人教育,2020,40(12):30-34.
被引量:2
7
韩云波,叶翔宇.
论新时代英雄文化研究的五个面向[J]
.重庆社会科学,2020(10):122-140.
被引量:30
8
贾琦,陈岩.
试析当前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真善美哲学理论[J]
.戏剧之家,2019,0(30):96-97.
9
南楠,林川.
艺术体操个人球操成套动作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J]
.体育风尚,2021(8):261-262.
被引量:1
10
黄亚菲.
传统与变异:壮族“百鸟衣”神话的叙事重构[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3):30-34.
被引量:3
艺术评鉴
2021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