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太极意识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周易》的卦象对中国的书法、绘画、舞蹈等的艺术形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的一些基本命题和范畴被各门艺术理论征引解释,并从美学层面上揭示了各种艺术现象。古典舞的审美意识与太极源于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识,包含着易经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互换的理论。由此,本文从古典舞身韵的审美角度与太极拳的意识论作一分析,同时也是从实践到美学范畴浅谈这种古典舞身韵中的太极意识。
作者
王天佑
机构地区
北京舞蹈学院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15期132-133,共2页
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关键词
身韵
圆
意念
缠丝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北达.《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
2
唐满成,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3
顾留馨,沈家桢.《陈式太极》.
4
刘纲纪.《易学与美学》[M].沈阳出版社,.第232页.
共引文献
1
1
李平,孙老虎.
《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J]
.江海学刊,2004(2):159-16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刘小榆.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性[J]
.尚舞,2021(10):72-73.
被引量:3
2
王峥峥,常真.
试论古典舞身韵“云手”与太极拳“云手”中的“圆”文化[J]
.黄河之声,2015(9):109-109.
被引量:3
3
袁野.
太极八法融入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可行性研究[J]
.西部皮革,2016,38(24):277-277.
被引量:1
4
唐兴华.
从“和”的古典美学理念谈中国古典舞身韵[J]
.艺术教育,2019,0(10):114-115.
被引量:6
5
胡悦.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与太极拳的异同[J]
.戏剧之家,2021(23):121-122.
被引量:5
6
陈柏惠.
浅论古典舞身韵的“圆”理与“和”意[J]
.艺术评鉴,2021(16):67-69.
被引量:5
7
高伟,孟璐.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J]
.戏剧之家,2022(4):127-128.
被引量:5
8
荣珏.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色分析[J]
.戏剧之家,2022(10):133-13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李苗.
试析太极拳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影响[J]
.尚舞,2024(1):150-152.
1
谢敏.
浅谈古典舞身韵的韵律特征[J]
.心事,2014(16):207-207.
2
罗永平.
再解太极图——螺旋缠丝是太极拳的本质[J]
.少林与太极,2012(2):36-39.
3
刘智猛.
对古典舞基训与舞姿的再认识[J]
.四川戏剧,2009(2):139-139.
被引量:1
4
贺嘉.
由《周易》阴阳说解析中国古典舞动态舞姿中的八卦阴阳[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0(6):80-81.
被引量:1
5
廖靖宇.
禅学中的离系美学[J]
.三峡论坛,2011(1):139-144.
6
尤奕.
典藏中国智慧 从《孔子》走向影坛的李欣汝[J]
.移动信息,2010(1):38-41.
7
徐峰,赵艳.
庄子之“游”的三个美学层面及其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6):129-130.
8
胡勇刚,武姗.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哲学基础——谈天人合一及阴阳互换[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10-15.
9
施建业.
论研究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意义[J]
.六安师专学报,1999,15(4):1-3.
10
李子良.
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悲剧意识的缺失[J]
.电影文学,2008(22):9-10.
被引量:1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