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谵妄是一种以认知功能急性和波动性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即注意力、认知功能和唤醒能力的突然下降不能简单归因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等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情绪改变及精神运动异常,致残率、致死率高。因谵妄具有短暂性和波动性的特征及各研究确定谵妄的方法学差异常导致谵妄的流行程度有较大差异,以往多数研究显示脑卒中后谵妄(PSD)的发生率为11.8%~66.6%[1],最新数据统计神经内科急诊室、病房和脑卒中单元的脑卒中后谵妄发生率为10.7%~16%[2,3],其可能与脑卒中的有效救治降低了谵妄的发生风险相关,PSD多见于脑卒中后2~4 d,45%的谵妄发作持续时间小于24 h[3,4],与未经历谵妄的脑卒中患者相比,PSD患者多表现为更多的并发症、较长的住院时间、出院后较高的依赖性和较高的死亡率,PSD的危险因素包括严重的疾病状态、视觉障碍、高龄、认知障碍、出血性脑卒中、脑萎缩等。以上均突出了谵妄预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重要性。本文对PSD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599-3602,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2020307042)。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董艳红(1971-),女,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第一作者:李瑶(1993-),女,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