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浙东“唐诗之路”乡村景观遗产的传承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走访,分析浙东"唐诗之路"沿线传统村落的人文内涵,探讨乡村景观遗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传承与保护的方向,以及乡村景观遗产在现代社会的资源价值,界定绿色乡土家园遗产资源的传承方向,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
作者
王海霞
机构地区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1年第3期101-103,共3页
Art Research
基金
2020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东“唐诗之路”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理论成果,课题编号Z20JC080。
关键词
唐诗之路
乡村景观遗产
传承
绿色乡土家园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吴根友.
龚自珍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新论[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15-22.
被引量:3
2
张颖.
耕读传家: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遗产保护活化的文化逻辑[J]
.贵州社会科学,2019(5):68-73.
被引量:16
3
方李莉.
中国乡村振兴的方向:从乡土中国迈向生态中国——艺术人类学视角[J]
.民族艺术,2019(3):27-36.
被引量:36
4
方李莉.
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10):186-198.
被引量:63
5
侯松,吴宗杰.
话语分析与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解读--以衢州方志中的“文昌殿”为例[J]
.东南文化,2012(4):21-27.
被引量:17
6
黄祖辉.
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9,0(3):1-7.
被引量:13
7
黄祖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厘清四个关系[J]
.农民科技培训,2018,0(10):32-3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费孝通,方李莉.
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J]
.民族艺术,2001(1):8-19.
被引量:67
2
李军.
什么是文化遗产?——对一个当代观念的知识考古[J]
.文艺研究,2005(4):123-131.
被引量:55
3
[美]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Sahlins)著,王铭铭,胡宗泽.甜蜜的悲哀[M]三联书店,2000.
4
陈铭.龚自珍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9-210.
5
喻学才.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传统的研究[J]
.华中建筑,2008,26(2):26-30.
被引量:8
6
喻学才.
中国古代的遗产保护实践述略[J]
.华中建筑,2008,26(3):1-6.
被引量:11
7
喻学才.
孔子的遗产观[J]
.华中建筑,2008,26(4):1-2.
被引量:8
8
喻学才.
康有为的遗产保护思想[J]
.华中建筑,2008,26(6):1-4.
被引量:2
9
喻学才.
梁启超的遗产保护思想[J]
.华中建筑,2008,26(7):1-3.
被引量:3
10
王思明,卢勇.
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J]
.中国农史,2010,29(1):3-11.
被引量:88
共引文献
143
1
王孟图.
新时代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焦点问题[J]
.艺术管理(中英文),2022(3):110-115.
被引量:2
2
刘思源,邓雪霏.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构模式探索与多维路径选择的研究[J]
.农业经济,2020,0(1):32-33.
被引量:5
3
谢志军,张波,杜宸喆.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研究[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2):10-18.
被引量:1
4
廖夏璇.
为乡土立传,为农民代言——陆军乡土题材戏曲创作研究[J]
.戏曲研究,2020(3):315-332.
5
唐莉霞,热娜·买买提.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民居及其装饰艺术的田野调查[J]
.创意设计源,2021(1):52-55.
被引量:2
6
张剑葳,高俊,王雄志,巨洒洒,席雅卿,王思渝,周小凤,金钰涵,杨佳帆,张茜,崔恺祎,疏沛原.
遗产的价值、保护、利用与围绕主体问题的讨论——首届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笔谈[J]
.中国文化遗产,2020(1):45-56.
被引量:12
7
葛荣玲.
交换与融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互动关系的发展与嬗变[J]
.贵州社会科学,2023(3):151-156.
被引量:9
8
谢洁琼.
“互联网+”时代绍兴非遗资源价值和多元化传播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40(5):109-115.
被引量:2
9
陈志勤.
论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管理——兼及日本的经验与探索[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119-125.
被引量:7
10
覃主元.
壮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以广西靖西县禄峒乡凌准村制陶手工艺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2(2):106-11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1
1
叶汝骏.
“浙东唐诗之路”宁波段文物主题游径的建设思考[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4(3):34-37.
被引量:3
2
曾真,陈玲.
文化消费语境下“浙东唐诗之路”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研究[J]
.创意设计源,2022(2):72-75.
被引量:2
3
钟靓.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浙东唐诗之路”遗产保护研究——以新昌段水路为例[J]
.中国港口,2023(S02):59-62.
被引量:1
4
李跃军,汤蓉岚,林荫.
试论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体验式旅游开发[J]
.台州学院学报,2017,39(1):17-20.
被引量:8
5
肖瑞峰.
“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的学术逻辑与学术空间[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38(6):1-6.
被引量:8
6
沈珉,麻振斌.
城市传播视阈下“唐诗之路”视觉符号建构[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26(2):9-15.
被引量:2
7
徐智麟,虞挺.
“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坐标及传承价值[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4):7-9.
被引量:5
8
陈蓓蕾.
文旅融合视角下浙江诗路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J]
.人文天下,2019,0(21):10-13.
被引量:7
9
王洁,吕清海.
“浙东唐诗之路”:历史渊源下的本土文化景观分析——以台州市天台县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0(6):68-70.
被引量:2
10
牟健.
新媒体传播视角下的“浙东唐诗之路”图像传播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7):129-13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郑天琪.
全域旅游视角下浙东唐诗之路研究进展[J]
.旅游与摄影,2025(12):13-15.
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年(第31卷)总目次[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6):88-94.
2
台州学院学报2019年总目次[J]
.台州学院学报,2019,41(6).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